日期:2005-09-24 天氣:陰天在不開燈的房間~
上圖:野柳的女王頭~真的好像喔!
「野柳」位於台北縣萬里鄉,為突出於北海岸的狹長海岬,
經千百萬年的侵蝕、風化的交互作用下,
逐漸形成蕈狀石、燭台石、薑石、壺穴、棋盤石、海蝕洞等地質奇觀,
讓全長1700公尺的海岬,成為北台灣最富盛名的地質公園;
再加上周邊豐富的海洋生態、漁村風情等多元面貌,
讓野柳成為深具教育、觀光與遊憩功能的遊旅景點。
..............舊資料的照片不多,請多多包涵..............
簡介說明~
在2000多萬年前,台灣仍在海裡,由大陸福建一帶沖刷下來的泥沙,一層層的堆積出砂岩層,
600萬年前的造山運動把岩層推擠出海面,造成台灣島,野柳是其中的一部分。
造山運動擠壓時,在野柳的兩側推出兩道斷層,斷層帶破碎易受侵蝕,
所以兩側凹入成灣,中間突出形成海岬。
接下來,在海浪、雨水和風的侵蝕和地殼不斷的抬升下,造成野柳的奇岩怪石。
燭台石:
燭台石的形成當然也和結核脫離不了關係,燭火其實就是岩層中的一顆球形結核,
當海水侵蝕砂岩時,較硬球形結核就突出地面,海浪拍打結核,會繞著結核四周流動,
而侵蝕結核周圍的砂岩,於是向下挖出一圈溝槽,由於結核外圍的一帶環圈比較堅硬,
海水依著環圈的形狀向下切割雕出圓錐狀的外形,形成燭臺的部分,
一個維妙維肖的燭台石便產生了。
風風化窗和蜂窩岩:
形成原因是一樣的,結核上原本的生物碎屑被海水溶解,在結核表面形成一個個小洞,
密密麻麻像蜂窩一樣,稱蜂窩岩,海水繼續侵蝕,小洞逐漸擴大,就是風化窗。
女王頭:
野柳的地標-女王頭在長期的風吹雨淋下,頸部已經非常細了,預計再10年左右
將難逃斷頭的命運,請大家不要再觸摸頸部,成為斷頭的幫兇。
蕈(ㄐㄩㄣˋ)狀岩:
水侵蝕掉較軟的砂岩,留下堅硬的結核,結核突出形成頭部,砂岩就像是頸部,
隨著海浪的侵蝕及地殼的抬升,頸部越來越長,也越來越細,終有一天,
頸部無法支撐頭部的重量而斷裂,結束蕈狀岩的一生。
因為是舊的旅遊照片,現在拿出來整理才發現野柳拍的照片很少,
爾後如果以機會再去參觀我會再作補充,請大家先將就點看看~
不過,真的要呼籲大眾不要再去破壞女王頭了,家屬縱容小朋友去攀爬、觸摸,
難道小朋友不懂事,大人也要跟著不懂事嗎?
我們有幸可以看到這大自然的奇觀,更應有責去保護它,如果這是在國外早就被列入保護,
看到那些破壞的畫面真是令人感到傷感~也希望政府盡早提出保護措施吧~
..............TNE END....................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