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期:2008-12-27 天氣:久違的陽光~
上圖:位於龍潭鄉的百年老街-三坑老街。
以前在大漢溪河道水深時,船隻可以航行到三坑,
因此三坑是早年客家族群貨品的集散中心,不論是關西、竹東,
還是新埔、楊梅、湖口的貨物都會利用三坑做為中繼站。
運至三坑的貨物, 部分是運到大溪拼船出貨,部分可至萬華、淡水,甚至可以運至國外,
所以當時水運相當發達,也因此當年的三坑相當的繁榮,也產生了商業型態的三坑老街。
參考資料來源出處:玩全台灣http://okgo.tw/
...START...
三坑老街、自行車景觀步道~
從北二高下龍潭交流道,接113縣道往石門水庫,至泉橋中學右轉3乙省道續行約5公里。
桃園大圳的修築、石門水庫的建置與陸路及鐵路的開通,三坑老街沒落了,繁華的景象不再。
但因為如此有禁建及水源保護區的限制,使得三坑多年來一直無法改建,保留了原有的景象。
老街重建工程之一,黑白洗涼亭,完全使用原木栓未用一根釘子~
「黑白洗」洗衣場所,流出的山泉水及石門水庫漏出來的水,一個清澈、一個污濁,
水質混合後使黑白洗因此得名,當地民並在牆上立下黑白洗石碑,水溫冬暖夏涼。
走過黑白洗,繼續沿著老街前進~
三坑老街的兩側都是紅磚造古厝~
其中許多商家都在販售傳統客家美食~
客家菜包、發糕~
看起來都相當的好吃~
還有一些不常見的客家美食都在三坑老街~
牛汶水,就是湯的麻糬,傳統客家人的食物~
還有粿板條等小吃,老街長度僅約短短100公尺,但是客家小吃種類有很多選擇~
還有自家栽種的蔬菜也頗受遊客歡迎,一把青菜大約20元左右~
這種復古的感覺來三坑老街找就對啦~
沿著老街走到底會看見這間廟宇,永福宮~
當時的三坑老街以永福宮為信仰的中心,可以說是整個聚落的核心。
老街聚落幾乎全是商店,在廟前有一廣場,是老街中最大的活動空間。
當時永福宮廣場前每天幾乎都會有茶及日用雜貨的交易。
走過黑白洗、三坑老街、永福宮,轉個彎繼續走~
沿著永福宮前的老街續行,轉個彎不同的感覺馬上出現在眼前~
走出老街,前面是一大片的花海,開闊ㄉ視野搭配暖洋洋的太陽,真是舒服~
前方岔路的右手邊到底是"青錢第"古宅~
這座青錢第古宅已經有百年的歷史,但是屋主反對列入古蹟~
三坑子的青錢第建於1895年甲午戰爭時,至今約有一百多年~
青錢第曾有意被列入三級古蹟,可是屋主反對,一旦被列入三級古蹟,
就無法自行修繕,損壞的地方就不能修復。
當初張姓的祖先在做生意時,可以說是「童叟無欺」,大家都非常的同心,
有一年家鄉發生飢荒,因此私自發行「青錢」做為脤災之用~
就好像鏢局有發行自己的鏢單一樣,四處流通,因為「青錢」非常有信用,
到哪裡都可以對換,因此皇帝嘉許他的善舉,賜與「青錢第」之封號。
看完老街、古廟、青錢第,感覺很充實~
就隨地而坐在田埂邊,喝口水欣賞這片美麗的花海,真是人生一大享受~
天地萬物之美,俯拾即是~
生活在都市的人們,可以在陽光充足的下午來趟大自然之旅,已經是難得的享受了~
眼前到處都是波斯菊,拍幾張花朵特寫跟大家分享~
就算你沒空去三坑老街,來看看相片神遊一下也不賴~
很普通的波斯菊這時候都顯得特別的漂亮ㄋ~
再來張百花齊放圖,要起身繼續往前走囉~
身處花海與竹林之後的青錢第~
走在鄉間小路上看看這片花田,曬曬太陽,舒服享受的很~
接下來還有哪裡可以去,往左邊還有三坑鐵馬道~
繼續往前,走這樓梯可以通往三坑鐵馬道~
回頭看看走來的路,輕鬆的漫步也不知不覺走了一大段路~
沿著木棧道往上爬,樓梯旁邊還貼心的設計自行用的斜坡,可以牽著鐵馬往上爬~
終於爬上樓梯,三坑鐵馬道~
三坑鐵馬自行車步道,有腳踏車的朋友有福氣啦~
這條自行車道無車輛,馬路平整好騎,相當棒的騎腳踏車地點~
時間夠的話,徒步在鐵馬道也不錯,沒有汽機車的危險~
走了一小段三坑鐵馬步道,天色漸暗只好往回走了,這趟三坑老街之旅就要結束,
三坑老街有種淳樸的風氣,還沒有過度的開發與遊客破壞,趁現在感覺好,
大家趕緊去走走,挑一個天氣好的週末下午帶著鐵馬,沒有鐵馬就帶鐵腿去,
慢慢的走路,慢慢的欣賞,慢慢的品嚐~
三坑老街,台灣好地方,真心的推薦給大家認識~
...THE END...